1950年代-台語歌曲與台語片、歌舞團、笑劇

台語流行音樂發展得比國語流行音樂要早且成熟,
1950年代中期起,台語電影與台語歌曲開始緊密連結,
一般認為第一部台語電影是「薛平貴與王寶釧」,
這是第一步35釐米電影,
其實另一部電影「六才子西廂記」是廈門語,稍早於「薛平貴與王寶釧」;

台語片自50年中期興盛,
到六零年代台語片的產量是世界第三,
這對現代的台灣社會來說有點匪夷所思,
後來政府打壓方言,補助國語電影、台語片生產成本墊高,
加上(最主要)台語片浮濫生產等各方面原因,
導致台語片沒落,台語歌曲也跟沈寂。

放眼整個1950年代的流行歌曲創作,幾乎是台語歌曲的天下,
國語歌曲會以台語曲填上國語詞推出,
如國語歌曲「十八姑娘一朵花」的旋律來自文夏「十八姑娘」
慎芝也將許多台語曲、日語曲填上國語詞;
台語歌也有類似情形,但是歌曲多來自日本。

除了與電影產業結合,
歌舞團與笑劇也是台語歌曲的主要傳播管道,
歌曲團、笑劇的演出形式來自日本,
以歌舞表演與搞笑短劇相互穿插(很眼熟吧),
像是台灣後來的餐廳秀、曾經紅極一時如:
「黃金拍檔」、「豬哥亮」等數不清的綜藝節目,
都是以笑劇的方式呈現;
而最重要的歌舞團是楊三郎成立於1952年的「黑貓歌舞團」,
出過許多經典曲目:
港都夜雨、孤戀花、秋風夜雨、思念故鄉、春風歌聲、秋怨...

而歌舞劇、笑劇與台灣歌仔戲的一支「胡撇仔」又有其相互影響的淵源
待續...

參考:1950年代國語流行歌曲

留言